對市九屆人大三次會議關于解決農民生產中面臨實際問題建議(第12號)的答復
尊敬的王艷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解決農民生產中面臨實際問題的建議收悉。市農業農村局高度重視,并對您提出的建議進行了認真研究。現答復如下:
一、做好水稻技術指導工作
為做好水稻技術指導工作,市局每年根據實際情況,印發《水稻生產技術指導意見》《水稻中后期田間管理技術指導意見》,做好全生育期技術指導,并根據生育進程,做好跟蹤指導,成立了市級巡回技術指導組,由市縣共30余名正高級、副高級農藝師走進村屯、大戶進行技術巡回指導。今年已派出技術人員100余人次,20余次下沉農田,提供田間管理、肥水、病蟲害防治技術支持。
1.科學研判影響生產因素。年初,組織技術專家根據去年生產實際,研判本年度水稻生產技術關鍵點和影響因素,提出重點難點任務,從而為今年有針對性開展技術指導提供技術支持。
2.指導農民選好種。指導農民水稻選用鹽豐47、錦稻、鹽粳等系列優質品種;冬春季開展水稻種子抽檢,每年抽檢50余個批次,檢測水分、純度、凈度、發芽率等指標,確保農民用種安全。
3.推廣工廠化大棚育苗和機械化插秧。組織專家深入鎮村指導育苗期客土選擇、大棚搭建、苗床整地等基礎環節,針對時令氣候為農戶提供水稻苗期栽培、施肥、病害管理等關鍵技術支持。在插秧階段,指導農民根據地力和栽培管理水平確定適宜插秧密度,結合給水時期,選擇適期泡田插秧。
4.開展本田期技術指導。組織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種植戶及時撒施分蘗肥、噴施葉面肥,增加秧苗養分供給,促使秧苗早分蘗、快分蘗,并通過實施淺濕灌溉,提高地溫,增加根系周邊氧氣含量,為水稻健壯生長創造良好的根際環境條件,加速水稻分蘗,減少無效分蘗的發生。同時,指導農戶科學防治稻瘟病、二化螟、潛葉蠅等病蟲害,清除溝渠及稻田周邊雜草,提高水稻通風透光效果,減少病蟲害寄生環境,為水稻壯秧創造了先決條件。設立水稻葉齡跟蹤和病蟲害監測點,依據水稻葉齡進程和病蟲害發生趨勢進行科學管理。同時,通過公眾號、微信、QQ群等方式,將水稻生長每個時期的病蟲害預報和防治信息發送給種植戶,及時指導種植戶進行科學防治,通過全方位多渠道管理措施,助力水稻健壯生長。
5.開展水稻優質新品種展示示范活動。展示示范優良品種在我市的豐產性、穩產性、適應性、抗逆性、品質及其它重要特征特性表現,為優質新品種宣傳、推廣,提供科學依據,并從中選擇適合我市土壤氣候條件的主推品種。市本級今年展示示范紅海灘1號,鹽219、盤梗968等優質水稻新品種。通過組織觀摩、多渠道發布指導等方式,推廣了紅海灘1號等優質水稻新品種。
二、做好稻田養蟹技術指導
針對養殖戶養不出達到標準質量的河蟹問題開展針對性技術指導。一是指導投放量,養大蟹放養規格控制在30頭-50頭/斤,每畝投放養500頭以內。二是飼料選擇上著重提喂優質害白含量高的小雜魚等。三是水質應控制在“活”和“爽”,以及在養殖區域多設置深水區域,防夏季高溫產生應激反應,影響脫殼生長造成傷亡。
主辦單位:盤錦市農業農村局 版權所有: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網站地圖]
網站標識碼:2111000020 ICP備案序號:遼ICP備2022012107號-1 遼公網安備21112302000064號
聯系電話:0427-2822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