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農業部《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及《遼寧省2018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工作要點》的要求,緊緊圍繞“質量興農、綠色興農”的工作導向,依靠科技進步,依托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專業化農化服務組織,加快轉變施肥方式,深入推進科學施肥,減少不合理化肥投入,增加有機肥資源利用,走高產高效、優質環保、可持續發展之路,通過項目牽動和技術創新,強化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推進化肥減量增效,努力實現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目標,特制定盤錦市2018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工作方案。
一、總體思路和目標任務
(一)總體思路
以促進糧食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為目標,牢固樹立“增產施肥、經濟施肥、環保施肥”理念。依靠科技進步,依托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和專業化農化服務組織,集中連片整體推進,加快轉變施肥方式。深入推進科學施肥,大力開展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減少不合理化肥投入,增加有機肥資源利用。走高產高效、優質環保、可持續發展之路,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農業綠色發展工程。
(二)目標任務
深入落實“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通過推進新肥料新技術和有機肥資源利用,進一步優化肥料使用結構,改進施肥方式,提高肥料利用率。2018年度農作物化肥使用量增幅降到0.4%以下,農作物肥料利用率達到39%。
二、重點工作
(一)推進化肥減量增效。繼續抓好測土配方施肥和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工作。全市采集檢測土壤樣品600個,安排田間試驗14個。完善主要糧食作物施肥指標體系,逐步建立主要經濟作物優化施肥方案,改進配方發布制度,加強技術指導服務。充分調動肥料企業積極性,采取農企合作、產需對接形式,有效地推進配方肥入戶率。
(二)推進施肥方式轉變。充分發揮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的示范帶頭作用,強化技術培訓和指導服務。大力推廣先進適用技術,促進施肥方式轉變。推進農藝農機融合,因地制宜推進化肥機械深施、機械追肥、種肥同播技術,減少養分揮發和流失。結合高效節水灌溉,示范推廣滴灌施肥、噴灌施肥等技術,促進水肥一體下地,提高肥料和水資源利用效率。合理確定基肥施用比例,推廣因地、因苗、因水、因時分期施肥技術。因地制宜推廣水稻葉面噴施和蔬菜、果樹根外施肥技術。
(三)推進新肥料新技術應用。優化氮磷鉀配比,促進速效與緩效、大量與中微量元素、有機與無機、養分形態與功能融合的肥料新產品研發、引進;優化肥料結構,示范推廣高效緩釋肥料、水溶肥料、葉面噴施肥料、生物肥料、土壤調理劑等新型肥料,不斷提高肥料利用率。結合高產創建和綠色增產模式攻關,按照土壤養分狀況和作物需肥規律,分區域、分作物集成推廣高產高效施肥技術模式。
(四)大力推進有機肥等資源利用。為了適應現代農業發展和中國農業經營體制特點,積極探索有機養分資源利用的有效模式,加大支持力度,鼓勵引導農民增施有機肥。一是積極探索設施蔬菜生產上有機肥替代化肥的有效形式,科學集成有機肥替代化肥的技術模式,探索有效服務機制。引導農民利用畜禽糞便等畜禽養殖廢棄物積造施用有機肥資源,企業加工商品有機肥,促進種養結合、循環發展;二是推廣秸稈粉碎還田、快速腐熟還田、過腹還田等技術,研發應用秸稈粉碎、腐熟劑施用、土壤翻耕、土地平整一體化操作機械,使秸稈取之于田、用之于田。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盤錦市農村經濟委員會成立由楊昕主任為組長、各縣、區、經濟區農村經濟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市級領導小組和由相關站及各縣、區經濟區農經局分管負責人、農業中心負責人等組成的專家指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具體工作、制定方案、加強協調指導,檢查督導,推進各項措施落實。各縣、區經濟區為實施主體,由各地農村經濟局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