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植保部門全力開展二化螟監測預警和防控工作
堅定守好2024年“蟲口奪糧”第一關
2022年以來,受耕作管理、害蟲自身抗藥性、農田生境、氣候等因素影響,水稻重大害蟲二化螟田間蟲量驟增,發生趨勢加重,發生范圍和面積持續擴大,嚴重威脅水稻產量安全。為防止二化螟危害成災,市農業農村局及所屬植物保護部門積極迎戰新的嚴峻形勢,全力開展二化螟監測預警和防控工作。
4月份,全市9個病蟲監測點和市縣鄉三級植保人員在全市稻田翻稻茬剖稻桿摸清二化螟越冬幼蟲基數,為今年二化螟發生趨勢預測提供了基礎性依據。不完全統計,全體工作人員累計調查150多個樣點,覆蓋11個鎮30多個村。調查結果表明,平均百穴稻茬內的二化螟越冬幼蟲量較2023年同期增加約20頭,表明發生趨勢繼續加重。4月底5月初,全市9個專業化病蟲監測點的監測設備和人員全部到位,開始了一年的二化螟等病蟲害大田監測調查工作,持續規范調查二化螟蛹、成蟲發生動態,監測數據顯示,5月7日誘捕到第一頭雄蛾,截至6月7日,位于大洼、盤山的8個監測點在5月20日前后、5月24日前后、6月2日前后出現較大蛾峰。5月17日-6月7日,各監測點平均1個誘捕器累計誘蛾量106.7頭,最高為349.6頭。蛾量較高,可發生的幼蟲量將較大。
根據越冬基數和成蟲監測結果,市植保部門組織相關專家研判,預測出一代二化螟幼蟲將在較大范圍內呈中等以上發生趨勢,危害高峰將出現在6月中、下旬,6月中旬是二化螟發生田用藥的最佳時段。為此,市植保部門執筆,市農業農村局及市現代農業發展中心(市植物保護中心)分管領導審核,第一時間制作完成盤錦市病蟲害防治信息《一代二化螟發生預警》。預警信息不僅通報了二化螟發生趨勢預測結果,更對防治時間、藥劑選擇、使用等防治關鍵環節提出了科學指導意見。預警信息得到全市各級農業農村部門領導高度重視,及時部署了二化螟防控宣傳、指導等工作任務。通過系統內部門逐級傳達轉發、盤錦發布、微信短視頻、微信工作群、朋友圈等途徑,發動宣傳。與此同時,市縣植保部門組建病蟲防控技術巡回指導組,奔赴各重點地區,跋涉在稻田里一穴穴,一株株,查找二化螟為害狀,現場指導種植戶找準時間節點,選對有效藥劑,科學合理實施防治。6月15日前后,二化螟一代幼蟲發生區在預測的時間節點內,已普遍開始防治,截至6月25日,基本完成第一次防治任務。
根據持續監測調查數據,二化螟在6月7日后仍有兩次較大蛾峰出現,預示二化螟幼蟲發生將持續較長時間,防治仍不可掉以輕心。6月下旬將是二化螟一代幼蟲防治的第二個關鍵期,蟲量大的田區應根據藥劑持效期和蟲害發生情況,科學實施二次藥劑防治。
此外,市植保部門在指導開展重大害蟲防災減災性的藥劑防治的同時,還提出了綠色、可持續治理建議,即實施農業、生物、理化誘控等替代化學農藥的技術措施,對害蟲實施可持續治理。
下一步,市農業農村局植保部門將繼續做好二化螟監測預報和防控指導工作,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大田巡回調查和防控技術指導,及時掌握一代二化螟防治效果和二代二化螟發生動態,嚴陣以待,迎戰二代二化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