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v欧洲精品,国产精品免费AV片在线观看,色橹橹欧美在线观看视频高清,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

16-top_img.png

農業部推薦金融支農創新十大模式 推動農業現代化建設

發布時間:2017-11-13 瀏覽次數:379
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決策部署,近年來各地、各部門、各機構積極推進農村金融組織創新、產品創新和服務創新,探索形成了一批符合農業農村特點的金融服務模式,對促進解決農業貸款難、貸款貴、風險高等問題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推動農業現代化建設、促進農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撐。為更好地總結農村金融創新經驗,宣傳推廣貼近農民、服務農業的有效做法,農業部推薦一批金融支農創新模式。
 
  一、“政銀擔”模式
 
  “政銀擔”是指政府、銀行、擔保機構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密切分工協作,政府扶持或直接出資設立擔保公司,對符合條件的農業信貸項目予以擔保,銀行再發放貸款。
 
  該模式的創新點主要體現在:一是促進金融資本落地。將量大面廣、額度小的農業信貸需求匯集起來,將銀行與農戶“一對多”的關系變成與擔保公司的“一對一”,拉近了供求雙方的距離,降低交易成本。二是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政府通過對擔保公司的資本金注入,擔保公司能夠放大實現其凈資產最高15倍的杠桿效應。三是農業信貸風險可控。將信貸風險從銀行部分轉移到了擔保公司,分散了農業信貸風險,調動了金融機構的積極性。同時政府對政策性農業擔保公司給“政銀擔”模式予持續的擔保費用補助和風險代償補助,確保了可持續運營。
 
  2015年,國務院決定在全國建立財政支持的政策性、專注性、獨立性的農業信貸擔保體系。目前,全國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已完成注資446.88億元,國家農業信貸擔保聯盟有限責任公司已掛牌成立,3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農業信貸擔保公司已組建并開始向縣市延伸,27個省級農業信貸擔保公司已開展實質性業務,一個多層次、廣覆蓋的全國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初見雛形。其中,安徽省農業信貸擔保公司創新開發的“4321”模式,由省級農擔公司、省信用擔保集團、銀行、地方政府,按照4∶3∶2∶1的比例承擔風險責任,實現了風險共擔,調動了各方積極性,推動了業務快速拓展。截至2017年6月末,成立一年半的安徽省農業信貸擔保公司已累計為3131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擔保貸款18.2億元。
 
  二、“銀行貸款+風險補償金”模式
 
  “銀行貸款+風險補償金”是指由財政資金建立風險補償金,合作銀行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無擔保、無抵押、低成本、簡便快捷的貸款,當出現不良貸款時,按約定程序和比例從財政風險補償金中予以補償。
 
  該模式的創新點主要體現在:一是弱化了對農民財產抵押物的要求,調動了銀行積極性,有效提升了貸款可得性。二是發揮了財政資金“小錢撬大錢”的作用,可按照政府風險補償金最高10倍的杠桿撬動銀行貸款。
 
  江西的“財政惠農信貸通”是此類模式的典型代表。2014年,江西省、市、縣三級財政籌集引導資金15億元存入合作銀行作為風險補償金,合作銀行按不低于財政風險補償金的8倍發放貸款。在風險補償上,按照銀行實際放貸規模核定財政風險補償比例,放貸規模越大補償比例越高,起到了很好的激勵約束作用。截至2017年6月末,江西省通過“財政惠農信貸通”累計貸款323.29億元。江蘇、河北、浙江等不少省份都對“銀行貸款+風險補償金”模式進行了推廣應用。
 
  三、“政銀保”模式
 
  “政銀保”是指保險公司為貸款主體提供保證保險,銀行提供貸款,政府提供保費補貼、貼息補貼和風險補償支持,通過財政、信貸、保險三輪驅動,共同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
 
  該模式的創新點主要體現在:一是發揮了保證保險的增信作用。二是弱化了對抵質押物的要求,農民可以獲得快捷優惠的貸款。三是實現了政府、銀行、保險機構風險共擔。
 
  廣東佛山市三水區于2008年最先提出“政銀保”模式。截至2016年12月末,區財政投放保費補貼資金累計1001萬元,累計發放“政銀保”貸款5820筆,金額10.18億元,資金撬動效應達100倍。廣東省從2013年起,以四年為一個周期,實施農民合作社“政銀保”項目。2013年省財政投入5000萬元,其中1400萬元用于保費全額補貼,2100萬元用于貸款利息的50%補貼,1500萬元用于設立超賠資金。當貸款逾期,發生風險時,損失額的20%由銀行承擔,其余80%由保險公司在最高賠付限額內向銀行賠付;超出最高賠付限額部分由“政銀保”超賠資金賠付80%,其余由銀行承擔。2014年省財政再投入9700萬元,實施范圍進一步擴大。目前,上海、山東、河北、福建等多個省份都出臺了相關政策文件,推廣“政銀保”模式。其中,上海市通過這種模式,財政僅支出3300萬元,累計撬動銀行貸款25億元。
 
  四、“兩權抵押貸款”模式
 
  “兩權抵押貸款”是指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抵押貸款和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其中,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抵押貸款,是以承包土地的經營權作抵押、由銀行向農戶或農業經營主體發放貸款。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是在不改變宅基地所有權性質的前提下,以農民住房所有權及所占宅基地使用權作為抵押、由銀行向住房所有人發放貸款。
 
  該模式的創新點主要體現在:一是賦予了“兩權”抵押融資功能,創新了“兩權”抵押貸款產品和服務,有利于盤活農村存量資產、提高農村土地資源利用效率、促進農村經濟和農村金融發展。二是試點地區政府承擔主體責任,有效推進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的確權登記頒證、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平臺搭建、集體建設用地基準地價制定、抵押物價值評估、抵押物處置等工作。三是注重保障農民合法權益,堅持不改變公有制性質、不突破耕地紅線、不層層下達規模指標,用于抵押的承包土地沒有權屬爭議,且不能超過農民承包土地的剩余年限。
 
  2016年,經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人民銀行會同相關部委確定了232個農地抵押貸款試點縣(市、區)和59個農房抵押貸款試點縣(市、區)。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郵儲銀行等金融機構創新推出了“兩權+第三方擔保”、農村多產權組合抵押、農房小額保證保險貸款等多種信貸產品,900余家地方金融機構建立了專項信貸管理制度。同時,配合“兩權”抵押貸款試點,農村產權流轉體系逐步健全,抵押物處置機制不斷完善,一些試點地區成立了由龍頭企業或政府參股的土地收儲公司;有的采取“預抵押”方式,在放貸前找好“下家”;也有的試點地區將產權反抵押給有處置能力的第三方,并由第三方擔保,解決處置問題。截至2016年末,經國務院批準的232個農地抵押貸款試點縣和59個農房抵押貸款試點縣,共發放“兩權”抵押貸款266億元。
 
  五、“農村信用社小額信貸”模式
 
  “農村信用社小額信貸”是指農村信用社以農戶的信譽為基礎,在核定的額度和期限內向農戶發放的無需抵押、擔保的貸款。
 
  該模式的創新點主要體現在:一是貸款受益者多為量大面廣、貸款金額較小的普通農戶。二是貸款主要靠信用,不需要抵押物。三是實行一次核定、余額控制、隨用隨貸、周轉使用,期限靈活,手續簡便。
 
  海南省農信社聯社推出的“一小通”小額信貸是此類模式的典型代表,其創立了包括信貸理念、行為準則、工作精神、工作方法在內的一整套小額信貸企業文化,成立專設機構,組建專業隊伍,制定專項流程,開發專列產品,設立專項基金,實現了責權明晰、賞罰分明、激勵有效、約束到位,較好消除了借款農戶與貸款人員雙方信息不對稱,降低經營費率,提高了農民的信貸可得性。截至2017年6月末,累計發放農民小額貸款139.33億元,惠及農戶21.7萬戶。同時,該模式經驗也被其他小額貸款公司、村鎮銀行等微型金融機構廣泛借鑒應用。
 
  六、“農產品價格指數保險”模式
 
  “農產品價格指數保險”是對農業生產經營者因市場價格大幅波動、農產品價格低于目標價格造成的損失給予經濟賠償的一種產品模式創新。
 
  該模式的創新點主要體現在:一是將農產品生產的市場風險納入農業保險保障范疇,拓寬了保險服務領域,促進了農業生產和農產品市場價格基本穩定,保障了農民利益,對當前農業生產自然風險保障形成了有益補充。二是通過探索推廣農產品價格指數保險,可以逐步向收入保險過渡,有助于實現農業保險從保成本向保收入的轉變。
 
  2011年上海市農委和安信農業保險公司在全國率先推出了蔬菜價格指數保險,2012年北京市農委和安華農業保險公司開展了生豬價格指數保險試點。截至2016年末,農產品價格保險試點地區已擴展至31個省份,試點品種包括生豬、蔬菜、糧食作物和地方特色農產品共4大類50種,保費收入突破10億元,提供風險保障154.81億元。2014年以來,部分地區在農產品價格指數保險的基礎上創新推出“保險+期貨”模式,利用期貨市場分散價格波動的系統性風險。2016年,農業部和大商所支持開展了3個大豆項目和10個玉米項目,投保面積為56.3萬畝,共有4159戶農戶和41個合作社投保,現貨量達到20.1萬噸。2017年大商所新批準立項“保險+期貨”試點項目32個,試點模式由價格保險向收入保險延伸,覆蓋范圍拓展至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安徽和重慶等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
 
  七、“農機融資租賃”模式
 
  “農機融資租賃”是指融資(金融)租賃公司以租賃綜合服務商的角色將承租人、銀行、經銷商以及政府的各種資源實施鏈接和整合,承租人(農機大戶、農機合作社)交納一定的首付金(一般為總金額的30%)就可獨立使用機械設備,剩余租金與利息分期償付,全款付清后農機具所有權再轉移到承租人。
 
  該模式的創新點主要體現在,讓農民由“直接購買”變為“先租后買”,大幅度減輕一次性投入壓力,緩解大型農機具購機難問題。
 
  融資租賃是發達國家的農場主購置農機設備的首選方式,在我國其他大型設備購置領域也已普遍應用。2015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快融資租賃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68號)和《關于促進金融租賃行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69號),鼓勵融資租賃公司支持現代農業發展,積極開展面向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融資租賃業務,解決農業大型機械、生產設備、加工設備購置更新資金不足問題。農業部于2015年在新疆棉花主產區開展了融資租賃試點,有力促進了大型采棉機的推廣,提升了新疆棉花機采率。實踐中,各地正積極探索將融資(金融)租賃模式推廣應用到中小型農機具采購和設施大棚建設中。
 
  八、“雙基聯動合作貸款”模式
 
  “雙基聯動合作貸款”是指基層銀行業機構與農牧社區基層黨組織發揮各自優勢,加強合作,共同完成對農牧戶和城鎮居民的信用評級、貸款發放及貸款管理。
 
  該模式的創新點主要體現在:一是搭建了一個平臺,即通過依托基層黨組織,搭建為農牧戶提供基礎金融服務的新平臺。二是發揮了雙重優勢,即發揮基層黨組織的信息、組織、行政資源優勢與基層銀行鄉鎮機構的資金、技術和風險管理優勢,促進優勢對接和整合。三是實現了多方共贏,即通過“雙基聯動”,使基層黨組織服務農牧民有了新抓手,銀行開展基層金融服務有了新平臺,農村基礎金融服務有了新突破,實現了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發展普惠金融、振興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多方共贏。
 
  2015年4月,青海省出臺《青海銀行業“雙基聯動”合作貸款試點方案》,選取農村牧區網點最多、深入基層程度較高的農業銀行、郵儲銀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和青海銀行等基層機構,啟動了“雙基聯動”合作貸款試點工作。截至2016年12月末,青海開展“雙基聯動”合作貸款業務的網點達到390個,建立信貸工作室2952個,貸款余額47億元,惠及61萬農牧民群眾。“雙基聯動”已被青海省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納入重點改革創新項目和《青海省落實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年)的實施意見》,成為落實國家精準扶貧政策、強化基層黨組織建設、創新普惠金融發展模式的一個有力抓手。
 
  九、“互聯網+農村金融”模式
 
  “互聯網+農村金融”是指金融機構、產業資本等以互聯網為載體,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打破傳統金融模式的時間、空間與成本約束,提升農戶信貸可得性。
 
  該模式的創新點主要體現在:一是覆蓋面廣。互聯網金融克服了傳統金融機構展業成本高昂的弊端,投入成本少。二是門檻較低。互聯網金融不需要農民的抵押物,農民省去了繁瑣的貸款程序。三是快捷靈活。互聯網金融可以使農民足不出戶,只需要智能手機就可以選擇辦理相關金融業務,節省了大量時間。
 
  目前,以螞蟻金服和京東金融為代表的電商背景的互聯網企業,以新希望、大北農為代表的農業供應鏈服務商,以海爾產業金融為代表的產業資本,以宜信、農金圈為代表的P2P網貸平臺,紛紛進入農村金融領域,新的金融生態、金融服務模式、金融產品不斷創新涌現。“互聯網+農村金融”開辟了解決農村金融“老大難”問題的新視角、新路徑,對傳統農村金融形成了有益補充,具有廣泛的適應性和廣闊的發展空間。根據社科院發布的《中國“三農”互聯網金融發展報告(2016)》統計,2015年我國“三農”互聯網金融的規模為125億元,“十三五”時期我國“三農”互聯網金融將保持高速增長態勢,預計到2020年總體規模將達到3200億元。
 
  十、“農業領域PPP”模式
 
  “農業領域PPP”是指通過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發揮財政杠桿作用,引導社會資本積極參與農業農村公共服務項目的投資、建設、運營。
 
  該模式的創新點主要體現在:一是開辟了農業投融資新渠道,政府通過投入小部分資金起到方向性、指導性作用,并提供制度、法律等配套政策保障,提升了社會資本投資農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二是提升了政府投資效率,既發揮了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也發揮了市場機制的決定性作用,探索了農業領域投資項目長效利用的機制。三是實現了引資和引智相結合,將先進的管理理念、高效的市場機制引入農業領域,打破了農業傳統思維限制,為我國農業產業發展注入新活力。
 
  2017年,財政部和農業部聯合下發了《關于深入推進農業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實施意見》,重點引導和鼓勵社會資本參與農業綠色發展、高標準農田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田園綜合體、農產品物流與交易平臺、“互聯網+”現代農業六大領域。目前,農業領域PPP已經有了一定項目儲備和實踐探索。全國PPP綜合信息平臺入庫項目中,共有140個農業項目,總投資961億元,其中9個項目已經簽約落地。下一步,農業部將以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等重點領域為切入點,打造一批農業領域應用PPP模式的示范典型,引導和帶動更多社會資本投資農業。
 
 
 
foot_img_01.png

主辦單位:盤錦市農業農村局 版權所有: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網站地圖]

網站標識碼:2111000020 ICP備案序號:遼ICP備2022012107號-1 遼公網安備21112302000064號

聯系電話:0427-2822465

foot_img_02.png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原县| 若尔盖县| 安溪县| 秀山| 汉寿县| 无为县| 滦南县| 新和县| 郑州市| 海淀区| 高淳县| 新闻| 大连市| 汤原县| 吴忠市| 江达县| 洮南市| 高唐县| 雷波县| 鸡西市| 刚察县| 将乐县| 黔西| 怀安县| 延庆县| 阿鲁科尔沁旗| 大城县| 凤城市| 和静县| 于都县| 保山市| 张家界市| 沙田区| 富阳市| 海宁市| 盐池县| 双鸭山市| 邯郸县| 蒙阴县| 岚皋县| 鄄城县|